中央及兄弟省市
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6月1日,民法典全文正式公布。这部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十万字的民法典
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小编用6组热词
提炼相关亮点
为你划重点!
01
离婚冷静期指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规定期限届满后三十日内,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未申请的,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这项制度适用于夫妻双方协议离婚,不涉及家庭暴力等适用诉讼离婚的情况
02
单行法是指只调整某一种社会关系的法律、法规(如收养法、继承法),或只适用于某个地区的法律、法规(如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或只适用于某些特定人的法律、法规(如现役士兵服役条例)。
民法典的颁布,减少了民事单行法之间出现的适用不协调情形,让民法能够发挥体系化的力量。
03
自助行为又称“自救行为”,是指在情况紧急且不能及时获得国家机关救助,不立即采取措施将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条件下,受害人可以在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必要范围内采取扣留侵权人的财物等合理措施。
比如8·27昆山持刀砍人案中,法院判决杀死刘海龙的于海明属于正当防卫,于海明被判无罪的案例,就属于自助行为在实际案例中很好的体现。
民法典进一步的完善了“自助行为制度”,对于公众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各种突发情况时可以灵活处置,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利益。
04
自然人是指生物学意义上的人,是基于出生而取得民事主体资格的人。其外延包括本国公民、外国公民和无国籍人。自然人是在自然状态之下而作为民事主体存在的人,代表着人格,代表其有权参加民事活动,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
05
人格权指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民法典的颁布使得公民人格权得到了重要保障。
06
法律条文的一般结构为编、章、目、条、款、项。编即为包括最广的一个结构。民法典将公民的各项合法权利如人格权等单独成编,表明国家重视保护公民的个人权利,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具有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谈民法典
【上下滑动查看具体内容】
▼
来源:青海普法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中央及兄弟省市
统战系统单位
兄弟党派
相关单位
相关媒体
版权所有:中国农工民主党青海省委员会 地址:青海省西宁市五四西路一号
联系电话:0971-6306897 传真:0971-6306897 邮箱:ngdqhswxcb@163.com
青ICP备0800019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