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执政党建设经验提高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科学化水平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24日 15:40
分享: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建设根本上取决于执政党建设与参政党建设和谐互动,坚持执政党建设与参政党建设互相促进,既是新世纪新阶段多党合作理论和政党建设理论的一个重要创新,也是民主党派始终保持广泛性基础上的进步性,不断提高自身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根本保障。
一、建设学习型参政党是民主党派提高自身建设科学化水平,实现执政党建设与参政党建设相互促进的重要前提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来,民主党派新成员大量增加,新一代代表人物已成为民主党派的主体,其成员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多样性特征更加明显,这使得建设学习型参政党的要求和愿望更为重要、更为迫切。建设学习型参政党对于提高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科学化水平至关重要。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特别是参政议政能力建设可以有效地促进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增强也会为参政党的政治参与和参政能力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首先,建设学习型参政党,领导干部是关键。领导干部要把握学习型组织的理念、特征和要求,提高对建设学习型参政党的目的、任务的认识,带着责任学、带着问题学、带着要求学,要带头坚持和完善领导班子的学习制度。其次,领导班子成员要切实担负起带领广大成员学习的重任。各级组织的领导干部要担当起领学之责,做好各级组织开展学习的“设计师、指导员和服务员”。要做好思想动员和典型引导,在各级组织中营造崇尚学习、善于思考和研究的浓厚氛围。第三,建设学习型参政党要与履行参政党职能相结合。目前,对于民主党派的一些成员尤其是新成员来说,无论是狭义的参政知识,还是广义的参政准备知识,都是较欠缺的。新时期民主党派履行职能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参政议政的全局性、综合性、前瞻性要求越来越强。为此,民主党派要履行好参政党职能,就必须建设学习型参政党,只有二者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切实参政。对于参政党来说,这既是其参政的动力之所在,也是其参政的目标之所在;对于执政党来说,这既是有了坚强有力的助手,也是有了谆谆劝戒的挚友。
二、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民主党派提高自身建设科学化水平,始终坚持广泛性基础上的进步性的重要课堂和生动教材
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关系多党合作事业发展的基础工程,灵魂工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民主党派具有政治保证、理论支撑、激励凝聚和导向引领的作用,民主党派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巩固多党合作思想政治基础的需要,是进一步履行参政党职能的需要,是坚持民主党派广泛性基础上的进步性的需要。民主党派在加强自身建设的过程中,只有把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活动作为重要的课堂和生动的教材,才能真正在服务国家科学发展和实现自身科学发展的同时,体现出参政党的自身价值。
首先,学习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和主要内容、“六个为什么”重要思想理论、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取得的伟大成就、我国改革发展取得的宝贵经验、各民主党派章程和优良传统为主要学习内容,通过专题辅导、座谈研讨、主题辩论等形式,正确认识“普世价值”、“民主社会主义”等思潮的影响,有效抵制“两党制”、“多党制”的侵蚀,在重大原则、是非问题上保持坚定立场,努力把民主党派建设成为高素质的参政党。其次,突出履行职能的实践特色。要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自觉投身改革开放和国家的经济建设的伟大实践之中,紧密围绕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第二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及社会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建言献策,提供智力和力量支持。第三,提升道德修养。要认真组织开展“学习党派章程,学习优良传统、学习先进典型”活动,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活动中砥砺品格、磨练意志,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不断提升道德情操和品格修养。
三、牢固树立参政党意识是新时期民主党派提高自身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载体
新时期面临新任务新要求, 民主党派的成员只有树立起参政党意识,增强民主党派成员的责任感、使命感,切实认识到民主党派所具有的进步性和广泛性,才能破除自身轻视民主党派的想法,才能在经济社会日益全球化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保持敏锐、清醒的政治头脑,自觉抵制西方意识的侵蚀,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首先,要树立参政党意识。要加强对宪法、多党合作理论和民主党派党章、党史的学习和研究。宪法是我们国家的根本大法,民主党派要在宪法范围内开展各种活动,并受宪法保护,这是民主党派存在的合法性的根本保障和基本法则。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也已经写进宪法序言,并且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学习与研究多党合作理论,并用理论武装民主党派成员的头脑,指导参政党工作实践,是坚定走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动力和泉源。民主党派党章是政治纲领和奋斗目标,党史是丰富的历史经验和爱国革命的优良传统资源。其次,要树立历史意识。对民主党派成员,尤其是新成员,应当加强民主党派史、多党合作史、近现代中国史等的学习教育。通过学习,树立了历史意识,成员对民主党派的认识、对党际关系的认识、对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认识才不会是孤立的、静止的,才可能是全面的、深刻的、本质的。第三,要树立国情意识。 “民主党派要履行好政治职能,就必须加强对现实国情的教育,加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教育,唯有如此,民主党派成员才能深刻地感受到肩负的神圣责任和历史使命,参政议政工作才能真正做到“到位不越位,帮忙不添乱”。第四,要树立“中国特色”意识。新时期,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对于世界政党的发展概况、对于西方推行的所谓民主与自由,各党派成员都必须要有比较彻底的了解,唯有如此,才能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的优越性,才能自觉维护“中国特色”,才不致受到蛊惑。
四、建立健全监督机制是民主党派提高自身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坚实基础
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对民主党派来讲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也是参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一项全新尝试,更是探索建立各级领导班子建设长效机制的客观需要。新时期参政党内部监督的重点是遵守多党合作政治准则,履行党派职能,贯彻执行组织决议、决定和工作部署,深入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和领导班子成员谈心制度等。在现有的内部监督工作机制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和大胆借鉴国家行政机关外部监督体系,建立健全参政党监督机制,才能切实提高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科学化水平。
首先,要突显政党监督的作用。对于参政党来说,政党监督主要是指来自中国共产党的监督。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是整个国家的领导力量,它的监督处于核心地位。按照“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处于执政党地位的中国共产党不但肩负着对各民主党派的政治领导职责,而且也肩负着神圣的监督职责。其次,要重视党派成员对参政党的监督作用。党派成员的监督具有广泛性、全面性和多样性等特点。其基本方式是信访、传播媒介和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等。第三,要加强对参政党各级领导班子成员的一般监督。一般监督是行政机关内部监督体系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最为广泛的一种监督,具有直接性、经常性和广泛性等特点。它包括日常监督、主管监督和职能监督三种主要形式。参政党内部的一般监督,主要是指参政党各级组织的行政机关在上、下级行政隶属关系上产生的一种相互监督的关系和活动。
总而言之,执政党建设与参政党建设和谐互动,携手共进、日新月异的新局面已经生成。中国的政党制度和政治发展将因此而永葆生机和活力,中国的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将因此而获得强有力的政治保证。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越强,参政党参政的积极性和效率就越高;而参政党自身建设科学化水平提高,特别是参政议政能力越强,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就会越巩固,双方互相促进,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