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回眸 > 党史研究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和谐政党关系”

发布时间:2010年02月03日 15:42 分享: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与我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相符。一个国家的政党制度只有建立在本国的文化基础上,与本民族的文化心理相符合,它才具有合理性,才能形成巨大的前进动力,凝聚强大的社会力量。我国政党制度正是体现了民族文化的核心思想。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为我国政党制度的形成,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和丰富的思想资源,同时,我国政党制度的形成又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力量。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成果,形成了以儒家“和合”思想占主导地位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的优秀文化传统。“团结”与“和平”是它的主流。在这样的民族文化传统哺育熏陶下,中华民族形成一种追求和谐的价值观念和多元兼容的文化观。而“团结”、“和平”、“和合”就是和谐,它是中华民族长期以来的政治要求和理想中的社会模式。我国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是顺应了这一政治要求,为国家提供了理想的社会模式。植根于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沃土之中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价值取向,追求的正是和谐理念。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与我国的国情相适应。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只有符合国情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作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特质,同时,又融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特色和时代发展的要求,从而使这一政治制度不断适应国情的需要。我国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进程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此之前,历史上曾出现过“多党林立”和“一党专制”的状况。但最终因为它们不适应中国特定的社会环境,不符合中国民众的愿望而失去了存在的根基。中国民众的愿望,是要求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作为自己国家的领导核心。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就应运而生。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与我国的国体相称。我国实行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与我国的国体相适应的制度。国体即国家性质,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我国的国体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要求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必须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要求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必须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实行这一基本政治制度有利于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扩大社会各界人士有序的政治参与,有利于拓宽社会利益的表达渠道,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版权所有:中国农工民主党青海省委员会 地址:青海省西宁市五四西路一号

联系电话:0971-6306897 传真:0971-6306897 邮箱:ngdqhswxcb@163.com

青ICP备08000197号-1